自从特朗普和美国财长贝森特进入公众视野以来炒股配资最新,他们似乎都擅长“变脸”这项技巧,尤以特朗普和贝森特的言辞变化最为明显。在同一天内,贝森特先是公开贬低中国,接着却又改变态度,称中国是一个“伟大的国家”。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,背后不仅仅是个别人物的情绪波动,还与美国的贸易利益紧密相关。
美国此时急需调整其贸易政策,原因很简单。中国的出口许可证问题直接影响到美国企业的利益,尤其是那些在中国有巨大市场份额的企业。这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面临来自国内商界的巨大压力,特朗普也因此开始面临更多的批评和挑战。
那么,中美贸易究竟发生了什么?特朗普推出“对等关税”政策以来,双方的贸易关系可谓风云变幻。美国企业原本并不支持特朗普的强硬立场,但即便是支持特朗普的公司,也不得不在不断上涨的关税面前感到困扰。例如,零售巨头沃尔玛曾因供应链问题而苦恼,而英伟达等半导体公司则受到稀土资源问题的困扰,且关税政策让他们的成本不断增加。
展开剩余79%尽管中美多轮谈判后,关税已经有所下降,企业们一度以为情况有所好转,但实际情况却并未如他们所愿。更为棘手的是,7月末的中美贸易谈判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进展,但8月初却爆出美国商务部下属负责出口审批的机构几乎处于瘫痪状态。这一机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:所有的出口都必须经过出口许可证的审批,只有获得批准,商品才能顺利出口。
目前,该机构已经积压了数千份出口申请,导致大量美国企业的出口进程被迫停滞。特别是英伟达,这家公司原本已与特朗普达成协议,允许其H20芯片出口到中国,但因出口许可审批的延迟,数十亿美元的订单被搁置。与此同时,中国已经开始与其他相关企业接触,寻找替代供应商,显然不打算等英伟达。
事实上,许多美国企业也面临类似的困境。在出口许可审批延误的情况下,中国市场的潜在客户已经转向了其他供应商,且这些替代商不仅能更快交货,价格也更为优惠。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受到了威胁。
在审批恢复正常的情况下,虽然这些机构或许能够恢复运作,但审批时间却已大幅延长,有些半导体产品的审批甚至需要半年以上。由于这些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订单,他们势必会失去大量中国市场份额。
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主席肖恩·斯坦发出警告,特朗普政府越拖延问题,美国企业将失去更多市场。他呼吁特朗普尽快解决出口许可的问题。
贝森特的态度变化正是受到这些贸易困境的影响。虽然美国政府在政治上展示强硬姿态,但面对庞大的贸易利益压力,贝森特也清楚,这种强硬并不能持续下去。他在社交媒体上曾发布过一条推文,表示与中国的对话已取得进展,并对两国未来的合作感到乐观。虽然这条推文随后被删除,但它却反映了贝森特的清醒认识:在当前的贸易环境下,软化态度可能更有利于中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。
然而,特朗普依然保持强硬的立场,未能在出口许可问题上采取积极措施。此前,美国商界曾希望组织代表团访问中国,但在出口许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,任何此类访问都无济于事,无法解决实际问题。
特朗普的两难境地愈加明显。一方面,美国经济的部分行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;另一方面,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本身就有意推动美国与中国的“脱钩”,试图将制造业带回美国,强调美国的经济霸权。然而,从中美双方在关税问题上的妥协来看,完全脱钩显然是无法实现的。
此次出口许可问题的拖延,实际上反映了特朗普政策的失败。他的坚持和强硬姿态无法掩盖美国面临的贸易困境。而贝森特等美国高官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认识到,若继续坚持强硬姿态,最终受损的将是美国本国的利益。
特朗普的政策选择无疑会影响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。如果他继续无视商界的呼声,继续保持对华强硬态度,不仅会加剧美国国内的经济困境,还可能加速全球“去美国化”的趋势。若美国继续维持这种状况,不仅特朗普的政治支持会受到影响,整个美国经济的未来也将变得更加艰难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众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